11月27号 星期四 晴
在接触过精神分析风格和行为主义风格的疗法后,我进入了第三次的培训,这次是张老师给我们讲述参与性技术在咨询中的应用。在一个多小时里面,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的咨询技巧和她自己的经验感受。
首先,她强调了咨询开展的基础是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尊重对方,真诚相对,以同理心待人,建立起积极的关系。在咨询过程中达到澄清来访者问题,引导来访者领悟问题所在,以及发展对方自我探索能力等目标。
在咨询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倾听,不但在言语中领会来访者的困 惑,更要把握行为上的表现,如姿态、语气、语调、目光、表情、停顿等等。特别在其思考性沉默中不要打乱来访者的思维。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位专业的咨询员必须要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来访者的想法,站在其角度看问题。张老师以生动的例子给我们说明无论面对何其荒谬的言论,我们都必须撇开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否则容易形成偏见,难以继续建立良好关系。但是张老师也指出了,任何咨询师都是一个普通人,当发生移情时,即咨询师被触动过去不愉快经历时,有必要转介。我们必须清楚,没有一个咨询师可以兼顾处理各类问题,为避免形成挫折情绪,所以要懂得自我保护。
要在交流中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必须学会提问。提问方式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主要以“什么”“如何”“为什么”和“能否”提问,用于收集信息和资料,了解事情发展过程和促进来访者自我探索,防止自我防御;封闭式提问多数以“是否”提问,多用于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但提问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过多会导致来访者倾诉不完全和强化了内心的痛苦,扼杀了来访者的主动性,使其产生“医生—病人”意识,阻碍积极关系的建立。所以提问也要讲求技巧。
授课时,张老师十分详细具体地向我们讲解值得注意的细节,这些技巧的适用范围很广,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她讲课特别地投入和亲切,希望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把经验和我们分享。我看到了她对咨询工作的一丝不苟,对教学的专注投入,可惜时间有限,我十分希望有机会再上她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