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小C带着满脸的委屈和愁怨来到咨询室,然后就谈起了她的困惑:最近男友似乎对自己感觉不是那么上心,却对另外一个女生事事放在心上,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因为上学期的一次冲突,心里失去了原先对男朋友的信任感,因此老是会感觉男朋友会离开自己,甚至梦中梦见男朋友和那个女生走在了一起,自己则在一边伤心落泪。之后又数落了男朋友的一堆缺点,感到她的很多需要好像男朋友都不能给予。感到很焦虑,自己不想现在这样的状态。
听着她的诉说让我想起了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在广州法性寺留下一宗公案:
寺外竖的旗杆上,挂了一面长幡,风吹幡动,引起两个和尚对缘起究竟的争辩:
“看!风在飘动!”
“不对,这不是风飘动,是幡在飘动!”
“是风动!没有风,幡不会飘;幡因风而显,主因是风,是风动!”
“不不!是幡动!没有旗幡动,又怎么知道有风?风因幡而显,旗幡是主,应是幡动!”
慧能大师见两者争论不休,当机立斩,一声断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两个和尚一听到慧能大师的话,立刻恍然大悟。
禅宗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认为万物皆由心生,心外无物。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我们的“心”投射出来的。“仁者心动”的故事启示我们,我们总是执著于外界的现象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和本性,被外在的现象迷惑,总是寻求外在的原因,而忘记去观察体验自己的内在感受,不去思考是不是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才会导致现在的焦虑状况。在这个个案中,小C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男友的态度在无意识中其实早就存在着变化,所以才会导致现在的多疑与焦虑。
名词解释:投射(project)内心存在的一些不为社会或自己接受的欲望、态度和行为推诿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别的原因。
“心”这个词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心想事成”、“一心一意”、“相由心生”等等,这里的心不是指心脏的心,也不是指脑。它是属于一个无形的意识形态的“物质”。之所以称之为物质,是因为宇宙本生存在着物质与反物质,也就是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物质。按现代科学而论,人体并没有中国古人所说的“心”这个物质,也不具备中国中医学中所论之奇经八脉。然而中国古代医学、易学、道学、佛学博大精深,人体所谓的这些无形物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仁者心动的故事启示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里,我们总是执著于外界的现象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和本性,而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的产生又偏偏出自于我们的内心。东西丢失了可以再寻,心迷失了该往何处寻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