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素质教育 » 基地概况 » 正文

基地概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6年工作经验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08-06-04

2006年,我校联合广州大学城及周边地区7所高校申报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93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为加强“基地”建设,切实推进七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我校实行了一系列基地建设的措施,现将我校目前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把文化素质教育定位在提高中医药人才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品质上,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成立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顾问,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党委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研究生处、人事处、科技处、财务处、博物馆、人文社科学院、经管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等相关领导为成员,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

经过一年的建设,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包括:

一、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中心,实行课堂教学与非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一)课堂教学

围绕着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积极采取措施。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2、 完善课堂教学督导制度。3、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重视教研室的制度建设。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医学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各类实践教学基地为主要途径,不断增强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学校建立了77 所教学基地,其中医疗56,中药19,其他2。教学点 20多所。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规章制度,提出了《加强临床实践环节提高中医教育质量》等相应措施,并将温病、伤寒、金匮三门课程回归临床,提高教学实践效果。开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已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原理》《医事法学》《危机管理概论》等八门选修课,受到学生好评。

二、以第二课堂为辅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依托我校中医药院校的资源优势,在我校大学生中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培养良好道德情操。聘请一些知名学者以及要求我院教师开设各种层次人文知识讲座,采取了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以“挑战杯”、“学术论文大赛”为龙头,将学生课外科技、文化、艺术等活动纳入教学管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分的教育管理。实行了项目导师制、开放实验室、成立学生科协等90多个社团、设立“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成果奖励基金”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分别获得2002年第七届广东省“挑战杯”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团体金奖。2003年第八届全国“挑战杯”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04年第八届广东省“挑战杯”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2005年第九届全国“挑战杯”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总分达160分。在全省高校中获奖最多,并继续领先于全国中医药院校。

三、以第三课堂为补充,逐步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全面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以校外社会实践为中心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级阶段,也是大学生阶段的创新能力的目标。提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五个结合”,开展了职业阅历拓展活动、社区援助、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撰写《邓小平理论实践方法探索》《走向大课堂》《把课室拓展到社会,让党性锤炼于实践》等社会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等。连续7年获得全国和省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增设研究生工作部。组建形势与政策教学教研室,制定两课实施意见,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政治辅导员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完善政治辅导员的配备原则和选任要求,坚持思想政治教育 “三进”工作,建立每月学生工作例会制度,落实政治辅导员待遇。加强推优入党工作,形成“党建带团建”的建设机制开展校风、学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建设。关心弱势群体,加大对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完善助学贷款制度。我校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建立了 “绿色通道”结合“奖、贷、助、补、减、免”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完善了各类奖贷制度,加强数据化管理。

五、规范心理辅导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力度。

除个体咨询、电话咨询外,加强发展团体咨询、网络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编印《心理健康》普及宣传手册,指导学生心灵交流中心开展同辈咨询工作。立足预防,搞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着眼点,构建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抓好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

同时,我校在基地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专职基地建设人员不足,目前基地建设主要依靠部分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开展,不利与学校的总体规划。二、建设经费分散,各项目建设经费下拨到主要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不利于建设资源的合理运用。三、缺乏基地建设经验。文化素质基地的建设是创新的工作,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地总结以提高成效,对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普遍存在着建设经验不足的问题。

针对目前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在今后基地建设中主要以贯彻国家各项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方针及不断总结提高为工作思路及重点,并制定今后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

(一)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机制

依据“简约化、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和学院两级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二)修订教学管理文件,规范各环节的教学工作

全面修订教学管理文件,明确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职责及各个教学管理岗位职责,对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制定规范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细化教学管理工作流程。

(三)修订教学计划,规范人才培养工作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科学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充分重视选修课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人才质量中的作用。

(四)以教务管理系统为平台,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

运用教务管理系统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过程的整合,全面更新教学管理手段,建立现代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学管理信息化作为教学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重要依托与保障,全面推进我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五)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积极组织高水平教师担任精品课程建设队伍负责人,加强团队合作,探索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思路,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建立有效的教学激励与评价机制,实行课程建设负责制带领建设组成员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团队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根据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实际,建设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学、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建设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奖励和培养工程。在全校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中评选,由各二级单位按照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教师数的5%推荐校级教学名师奖人选。

三、加强教材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教材建设体制,提高教材管理的整体水平。打造系列精品教材,打造系列特色教材。建立立体化教材资源中心,推进立体化教材建设。争取将我校精品教材、特色教材均建成基于我校信息化建设平台的,能为广大教师进行信息交流、学术讨论、专家咨询、教材评价、网络授课,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空间、答疑、作业、讨论和测试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中心。

四、创建和谐、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

(一)加强学生文化科技创新培养,成立“学生文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组”,力求扩大学生文化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有高显示度的项目和个人(团队),提升我校学生的学术科技水平。

(二)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成立“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组”。大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综合能力。在原有校外各类基地的基础上,统一进行整合,进一步规范校外文化素质教育实习、就业、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

(三)加强学生艺术、体育素质的培养,成立“艺术体育素质教育组”。进一步整合资源,培养学生审美和身体素质,凝练特色,营造校园艺术氛围。加强宣传,打造品牌,以一系列大型校级品牌活动为龙头实施审美和身体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艺术、体育类学生团体的指导。

(四)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成立“心理教育组”。发挥我校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七所高校联合基地心理素质教育组牵头单位的作用,面向学生,辐射全省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我校学生流动心理档案的建立和整理,建立心理辅导工作网络机制。开展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朋辈辅导等各种咨询形式的有效统一。积极开展各种课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广播、宣传栏、大型活动等媒介,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心理辅导员、朋辈咨询员的的培训和督导工作,做好健心工程的推广工作。关注心理辅导专兼职老师的心理健康,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工作。

(五)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质。成立“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进一步整合与优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课堂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素质的三种途径,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六)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成立“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组”。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科学方面的教育,努力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构建医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七)开展理论研究。加强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实施途径、考核与评估方法、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新途径。

在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中,我校希望得到教育部领导的支持,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的政策引导,明确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的建设方向,明确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的考核目标。

二、加强对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的检查与指导,提高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的建设成效。

三、加强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建设的经费支持,指导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建设经费的合理运用。

四、建立对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建设的经验交流平台,组织各文化素质教育分基地成员进行学习与沟通,使其互相促进提高。

上一条: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下一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分基地2008年工作要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