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素质教育 » 成果荟萃 » 正文

成果荟萃

素质科普—21世纪我国科普事业的战略选择

发布日期:2008-06-04

素质科普—21世纪我国科普事业的战略选择

刘霁堂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内容提要:本文以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为参照,系统阐述了素质科普的战略性优势,提出素质科普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祈求和我国科普国情使然,还结合实际从理论上探讨了素质科普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素质科普 科学素质 公众理解科学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吗 :A

近年来,科学普及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一霎间,有关科普的新概念、新名词不断见诸于报端和学术期刊。科普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选择合适科普理念,制定正确科普战略对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有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基于21世纪国际竞争力发展趋势,着眼科普事业在社会进步中的战略意义,提出素质科普思想,强调素质科普是一个面向新世纪的科普理念,是新世纪我国科普事业的战略选择。

一.素质科普的内涵

1.素质科普的概念

要把握素质科普的概念首先要弄清科学素质的含义。科学素质是科学和素质两概念的集成。在科学普及一词中,科学有三层含义:一指科学的基本载体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如科学概念、技术规范等;二指对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加工、抽象得到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成果,如科技思想、科技方法等;三指科学创新所需要的主体内在精神气质,如好奇心、想象力、理性思维爱好、追求科学真理的牺牲精神等。关于素质的定义,学术界不统一,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认为素质是能力的总体反映,提高素质就是提高总体能力。目前国际社会把提高综合国力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约而同地聚焦国民素质,体现了这一含义。由科学、素质两概念的探讨,我们可把科学素质表征为公众具有的认识、理解科学知识能力,应用、评价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能力和参与、享受科学创造过程能力的总和。当今社会,科学已成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序参量,它规定着其它要素,左右着系统进化,公众不具有起码科学素质将会被游离于系统之外。国际社会自40年代来相继掀起数次科普高潮,其意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米勒教授认为,“科学素质应当被看作是社会公众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识和理解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第二跟上科学推理的基本水平的能力;第三理解包含科学及其技术内容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1)我们对科学素质的把握基本上反映了米勒教授科学素质定义的内涵。素质科普中的“素质”特指科学素质,于是我们可把素质科普定义为: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标,通过分析公众的各种科学能力,探讨这些能力的培养渠道,实施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公众成为科学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社会学习活动。

2.素质科普的特征

素质科普关注公众的多种科学能力,着眼于公众对科学再生力和持续性的积极意义,它区别于传统科普,同时又深化了80年代兴起的公众理解科学。

首先,素质科普是一种前瞻性科普。素质科普不像传统科普,仅重视向公众传播科学理论,推广技术知识,认为只要公众有较高的学历、较深的科学知识就等于具备了科学素质,而注重长远利益,以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开发公众智力,提高公众持续创造力为宗旨。

其次,素质科普是一种综合性科普。它倾向于向公众全面地介绍科学,既介绍科学理论、科学思想也介绍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既介绍今天的科学也介绍昨天和明天的科学,既介绍科学造福于人类的一面也介绍科学有可能危害于人类的一面,既介绍科学共同体的科学义务又谈及一般公众的科学责任。

第三,素质科普更重视科普内容的创新性和再生力。传统科普重视科学知识、实用技能的传播,但这些内容有可错性和时代局限性。80年代兴起的公众理解科学的科普强调对公众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科普内容的创新性有所增强,但对主体创造天赋的进化影响不大,科学的再生力得不到应有提高。素质科普倡导主体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关心科学思维习惯、科学精神的训练和想象力、好奇心等科学创造因子的造就,可以说,素质科普既顾及到内容的创新性又关注到内容引起的生殖能力。如,德国民族源于思维荒漠的野蛮人,但环境的变化,长期理性思维的关注培养了他们科学思维的传统。

第四,素质科普是基础性科普。它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习惯以及想象力和好奇心要从儿童作起,从小事作起,把这一理念贯穿于一切活动之中;其二,培养公众的科学思维习惯和想象力、好奇心等创造天赋,并使之固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60年代初,日本讲谈社为日本人设计了一种小巧精致、耐磨易带的科普蓝皮书,提出要让每个日本人口袋里装上这种书,每年出30多种,现今已达1200多种,可谓世界科普奇迹。(2)

最后,素质科普是参与式科普。传统科普通常把公众当作空瓶子,由主体武断、随意灌输知识,由于被动地接受,公众常表现出对科普的厌恶。公众理解科学强调主客体关系的对等性和交互性,公众能动性增强,但参与度不够,好奇心得不到满足。素质科普则吸收公众理解科学形式的对等性、交互性,同时增加公众参与机会,使公众在活动中激发好奇,引起联想,开发智慧,感知科学魅力。

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到素质科普,科普内容丰富了:传统科普关注科学理论,公众理解科学不仅关注科学理论而且重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素质科普更上一层,在前者基础上则把科学思维习惯、主体创造天赋等的培养纳入科普内容;科普形式合理了:传统科普从主体到客体,方向是单向的;公众理解科学强调主客体的交互性,科普方向是双向的;素质科普重视主客体交互性基础上倡导公众的参与性,事实上看到了自我科普的存在,科普形式呈多样化、灵活化;科普目标提高了:传统科普目标是掌握科学知识,公众理解科学目标是理解、运用科学知识,素质科普目标是生产科学知识的能力。

二.素质科普的时代意义

1.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昭示素质科普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世纪,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科学发展的质量讲,21世纪的科学将极限地接近物质客体的本来面目,向深层次自然规律靠近,如物理学将继续从宏观向两极延伸,探求夸克、胶子及下层的运动规律,和黑洞、类星体等宇宙奥秘;随着科学在质上的提升,科学在量的发展更快,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的增长速度与其到出发点距离的平方乘正比”(3)尤其60年代以来,知识呈爆炸趋势,接受知识、更新知识、处理知识,令人们应接不暇,有人提出知识产业学来研究知识制造、经营中的问题,确也表明了人们对知识加速增长问题的担心。第二,从科学技术的演进形式看,科学技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并存,科学体系无限膨胀。科学技术分化表现为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工程科学、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各自继续分化,形成越来越多的学科和理论(4);科学技术综合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体系内学科间的综合,社会科学技术体系内学科间的综合以及自然科学技术体系内学科与社会科学技术体系内学科的综合;第三,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看,科学技术既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的知识体系又是人们作用于自然、社会、人的方法、手段。作为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发展,其作用力度日强,引发后果日重。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由潜到显,人们利用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和社会,为人类带来诸多福祉的同时,由于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探讨不全面,缺乏科学、正确的思想指导,也为人类带来诸多难以克服的灾难。科学技术发展的深层化、专业化、量的无限扩大、更新的过渡频繁、科学技术体系的无限膨胀及其对社会-自然系统作用深度的增强等从科学技术发展角度启示人们:素质科普势在必行。

2.21世纪国际竞争加剧,抢占战略制高点祈求素质科普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倒台、东欧易帜、冷战时代结束。激烈的军事竞争得到缓和,但不久经济竞争、科技竞争随之展开,竞争程度之激烈不亚于前期军事竞争,哪怕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也纷纷出台经济振兴计划、科技发展战略等,以期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经济、科技竞争是现象,其本质则是民族智力和创造力竞争,于是围绕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随之展开。近年来,国际竞争力评估组织重新制定竞争力评价体系,把与国民素质相关因素视为重要参数,进一步刺激了这一竞争态势。欧美国家一方面在制定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规划,以期从根本上占据竞争制高点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另一方面则深入研究科普理念,精心设计科普规划,努力实现国民整体科学素质的竞争优势。8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成立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发布《公众理解科学》的长篇报告,提出“公众对科学的充分了解是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的长期目标。”(5)英国内阁首席科学家斯图尔德说“英国科学发展战略是一手抓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手抓科学普及”(6)。美国于90年代初建立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负责研究和组织全美的科普工作,努力实现《为了国家利益的科学》中制定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国家目标”(7)。显然,新科普高潮的掀起缘起国际竞争的加剧,抢占制高点的努力,素质科普作为前瞻性、基础性科普理应是新科普的首选理念。

3.我国的科普国情使然素质科普

我国是科学文化积淀较浅的国家,接受近代科学文化的历史不足百年,在公众中传播科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建国以来,我党在科学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公众科学素养与国家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占我国公众数量80%的农民科学素质急需提高。正如我国一科普专家所说,如今现代科技已送人遨游太空,即将开发月球,进驻火星,可是我国不少农民还迷恋于玉皇大帝、东海龙王。即使一些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科学素养也令人担忧,不少知识分子和干部相信封建迷信、笃信邪教证明了这一点。1999年1月,江泽民在部级领导干部会议上讲话“水变油,‘永动机’这类违反科学的笑话,星相占卦、烧香拜佛这类活动在我们一些同志中还颇有市场,连基本的科学精神都没有怎么谈得上科学进步呢?”(8)2000年6月,他再次指出:“有些领导干部不学习科技知识,或者看了也是装装门面,并没有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反而热衷于搞封建迷信,这些人还配当领导干部吗?”(9)据我国2001年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⒈4%,不到美国90年代初的1/5(10)。而我国的科普情况又怎样呢?2000年一资料显示,全国科协统管的177个大型科技馆,每馆年均科普经费不足12万元,全国1/4的科技馆由于科普经费不足处于瘫痪状态,全国40%的科技馆的建筑面积被挪用,变成歌舞厅、餐厅和卡拉OK厅,全国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半数以上无力购买新书,科学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人均年科普经费不足一元钱。面对目前我国公众科学素质低下,科普工作落后的现状,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要敢于创新,打破常规,抛弃具有补课特点的传统科普模式,走跨越发展之路,吸收公众理解科学的科普思想,积极倡导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目标的素质科普,开发公众智力,培养公众自我学习、创新能力,从提高民族创造力的战略高度推进科普事业发展。

三.素质科普的实现途径

1.从科学知识传播导向走向科学文化传播导向

我国学者诸大建教授提倡从三个层次理解科学:其一是科学的理论知识层,也称科学知识形态。该层次是科学家和学校师生工作的对象,内容深奥多变,具有连续性、专业性;其二是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也称科学的技术形态。该层次是第一层的延伸,是科学的物化,表现有明显的实用趋向,多成为工程师、工匠工作的对象;其三是科学的文化层次,也称科学的社会形态(11)。该层次为对第一、第二层次进行概括、抽象,上升的本体论科学思想、认识论科学方法和价值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作为通俗哲学意义内容,该层次能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纳,并作为指导他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准则。把科普内容定位在第一层次将模糊正式科学教育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分野,限制科普形式的灵活性,扩充科普的范围,增添科普的难度。把科普内容定位在第二层次,以向公众推广实用科学技术知识作为科普重心,将科普目标定位在培养工匠基础上,会进一步加剧靠技术富裕起来的农民不顾破旧校舍花巨资修庙建墓的不正常现象。传统科普模式把科普内容要么定位在第一层次,要么定位在第二层次。近年来,我国科普仍局限在这个框架下。以第三层次作为科普内容主体,使科学文化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是现代基本科普理念,也是指导我国科普工作的主导原则。

2.从被动接受科学走向对等交流、参与、享受科学

科学普及也称科学传播。从传播学角度看,科学普及的结构是三元结构,即传播主体、传播客体和传播渠道。传统科普时代,科普主体表现为由科学爱好者、教育工作者自发组织的民间组织,科普客体为一般公众,传播形式是直接讲授。由于科普主体通常置自己于优越的地位,以科学沙文主义态度对待公众,公众对科普缺乏兴趣,常有抱怨、厌恶嫌疑。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增生加快、更新频繁,公众理解科学兴起,政府介入科普,形成有效、有力的科普主体。同时,多年科学教育的努力使公众科学水平大幅提高,科普主体的权威性、优越性遇到挑战,要实现全面理解科学的科普目标,主客体公平、对等交流成为主导科普模式,咨询、讨论、会议辩论成为科普广泛使用的形式。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竞争加剧,民族创新能力得到各国关注,于是人们在努力倡导公众理解科学模式基础上又提出参与、享受科学的科普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是通过把公众置于科学过程之中感受科学魅力、体验科学机理来培养和激发科学创造力。近年来,世界各国建立诸多大型多功能科普场馆、开放具有科普价值的研究基地、增加学生的科学实践课程均体现了这一动向。

3.从应试科学教育走向能力科学教育

科普也是科学教育。由于它的非正式性,人们常把其与学校科学教育区别开来,称其为非正式科学教育。我国学校科学教育长期以来采用应试教育模式,以考试为教学目的,一切为了考试。学校为猜中上级的命题意图上下求索,学生为搞清老师的考试重点不择手段,教师以填鸭式面对学生,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老师。正式科学教育的应试模式在科普这一非正式科学教育中也有明显体现。我国基层科普机构不重视从本质上解决服务质量问题,人才流失严重,科普设施陈旧,却乐于应付各种检查、达标活动。另外,我国的科普机构乐于选用讲座加测试的科普形式,为了满足公众的虚荣心和提高自己工作的认同率,他们以测试点作为讲座要点,可谓两全齐美。我国的科普事业长期受害于这种应试科学教育模式。能力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应对环境变化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能力科学教育重视教育的弹性和互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倡导智力开发,富有人道精神。当今社会极具变化性,应付变化的根本措施是培养公众能力,正如美国专家说,谁也不能准确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为未来最好的准备是提供学生能够不断适应变化世界的教育。(12)科普作为非正式科学教育,由于是非强制性教育更应体现能力科学教育精神,因为不合公众意愿和个性要求的科普,公众可以不接受、不参与。

4.从孤立封闭科普系统走向组织化开放科普系统

传统科普时期,科学家、教育工作者也包括一些科学爱好者自发组成科普组织向公众宣讲科学知识,他们讲什么,如何讲,全凭个人爱好,对科普效果不加评估,对科普手段缺乏革新动力和资助,公众对科普宣传缺乏理解和兴趣。这种小科学时代的科普,显然处在一个封闭孤立的状态中。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科普,积极兴建科普设施,培养科普人才,使科普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轨道。但受计划经济影响,政府对科普统得过死,科普体制僵化,科普主体不能自主,科普动力不足,科普内容陈旧,科普设施老化,科普同样在封闭孤立状态下运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我国政府针对科普事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把科普事业纳入科教兴国战略之中,探讨新时期科普发展规律,颁布科学技术普及法,在强调科普公益性同时倡导其市场性,扩大科普融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健全管理办法,积极与国际接轨。科普主体能动性增强了,科普资金来源问题解决了,科普内容丰富了,科普形式多样了,科普客体满意了。大学教授主动与大众媒体联合科普,技术专家积极走向工厂、农村向公众传播知识,科研基地、大专院校主动接待参观群众,工厂企业、海外资金积极融资科普,大型科普场馆不断建成,科普报告会、科技咨询会、科学活动周、科学活动月时常举行。科普逐步步入组织化开放状态。

素质科普既是基础性科普又是前瞻性科普,它重视科普内容的全面性、公众的参与性,突出公众创造力的培养,它体现时代特色,适应时代要求,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科普事业的发展都极具战略意义。大力倡导和实践素质科普是我国21世纪科普事业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2][5][6][7]朱效民.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源[J].中国科技论坛,1999(5):23-26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9

[4]刘大椿等.《现代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67

[8][9]《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6.45

[10]莫少群.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新领域[J].中国科技论坛,

2003(2):78

[11]诸大建.理解科学文化:中国新世纪科普的战略选择[J].科学导报,

2001(11):47

[12]高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32

作者简介:刘霁堂,男,汉、1964年生,河南项城人,科技哲学硕士,在职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思想史等。

通讯地址:广州番禺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电话:020-89237012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Quality: A Strategic Conception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Liu Jitang

(Guangzhou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development;Guangzhou;510005)

Abstract:The paper tells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quality is excellent in contrast with the tradition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oint out that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quality is requirement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quest of possessing strategic place and the driving of our country’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iscusses the road of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quality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quality; scientific quality ;public understandingof science

上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下一条: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