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素质教育 » 成果荟萃 » 正文

成果荟萃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探索

发布日期:2008-06-04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探索

孙晓生李雁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医学人文社科学的概念及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接着从办学模式、学生来源与人文基础、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五个方面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医学院人文社科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以下思路:进一步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多途径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现状;改革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d the notion and necessity of Medic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hen analyzed the actuali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medical colleg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t. At last, put forward with the solutions.

Keywords:medical colleg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ctuality, reformation

一、医学人文社科学概述

人文社会科学是指广义上的社会科学,是以人的活动和精神产物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文艺学、伦理学等学科(即狭义的人文科学)和以社会的结构关系、规律为对象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等学科(即狭义的社会科学)的全称。医学人文学社科学是医学与人文学、社科学结合的学科群,所谓医学人文学和医学社会科学就是指以医学领域的问题和活动主体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医学人文学主要涉及到医学活动主体的认识、价值、伦理、审美等精神领域;而医学社会科学主要涉及到医学活动主体及其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诸方面互动联系等社会领域,两者的研究与教育目标都主要是指向医学活动主体的。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医科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人文素质,培养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启迪医科大学生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以帮助医科大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陶冶其人格情操。

二、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医学科学的融会贯通,是医学发展的良好传统。和其他自然学科相比较,医学显示了更加浓厚的人文渊源和人文本性1。以人为对象的医学,人的本质属性是它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精神是医学的本质要求,这就决定了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知识的不可缺失性。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引导

医学人文学、社科学之所以受到重视,一个主要背景正是由于生物医学的失人性化以及现代医学面临的各种道德困惑[2]。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突飞猛进,高新医学技术的成就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与希望,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医学高新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正如约翰·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一书中提到:“科学的非凡进步,既导致了我们能够认识应该认识一切的这一信念,也孕育了我们不可能确切认识任何事情的疑虑。”3科技发展所引发的社会、伦理道德、心理和人性等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问题,如克隆人、器官移植、生殖技术等,都对我们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的问题,单纯依靠自然科学只能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绝对不可能正确处理这些社会、伦理层面上的难题。而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极有可能给人类带来致命性的灾害。因此,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定要注意同时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只有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引导下,科学技术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为全人类造福。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决定了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

生物医学模式是传统的医学模式,它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忽视病人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也逐渐发展成目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医学模式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无论是预防、治疗及康复等方面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它要求医生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全方位的角度来看待疾病,始终把病人的兴趣、价值和尊严看作是最重要的4,治疗疾病需要医生的人文素质,和病人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并充分运用心理治疗手段,来促进病人康复5。比较两种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融入了更多人文因素,要综合考虑生物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医学从传统的纯自然科学回归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相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的教育结构从根本上已经不能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要求6,因此,要更好的落实实行新的医学模式,就必须改革医学教育,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帮助医学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完整。

(三)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医生不仅要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更要了解病人,了解社会。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有很高的人文素质,单纯依靠专业知识的学习“只能培养治病的医匠,而不能培养治病人的医生。”7人文素质不再是纯粹的医生个人修养问题,还关系到医生提供给患者的是什么样的医疗服务,影响到他为患者、社会创造的社会价值高低6。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医生的诊疗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医生人文素质的水平和其临床疗效是成正比的。另外,缺乏人文关怀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一项国内的调查发现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提出了21世纪期望的医生应该是:交流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卫生小组的管理者,社会的支持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8]。这些可以看出,未来医生的培养,将更多地需要人文社科知识。

三、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现状分析

(一)医学院校办学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附属于综合性大学是现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设置模式。医学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办学模式上的优势和相关学科的雄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高等医学教育的投入,改革管理机制,增强医学科学研究的力量,促进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渗透和发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学科单一的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教育。1949年以来,我国的医学院校绝大多数是独立于综合性大学以外的,只有7所附属于综合性大学,同时医学院校虽全为国家建立,但其隶属关系多样化,分属于中央直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属。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促进学科交叉与渗透,独立设置的高等医学教育办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医学院校纷纷与综合性大学合并或合作办学,据全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会统计,内地已有63所医学院校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部分,除了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以外,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已告别了过去单科办学的模式,逐渐地融入综合性大学之中,形成了医学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的新格局[9]。但较为可惜的是,目前不少医学院校虽然名义上与综合性大学合并,但其教育教学方法仍然与合并前一样,各行其是,并没有真正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达到合并的目的。

(二)学生来源与人文基础

中国医学院校的学生直接来源于高中毕业生,通过全国大学统一入学考试,身体健康即可入学。而我国仅限高中理科生报考医学院校,由于过早实行文理分科,理科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普遍较文科学生低。再加上受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事实上多年来一直实行应试教育,结果必然是学生知识面窄,文字表达、语言功底和人际沟通能力比较薄弱。另外,有人提出,近年来的医学生的过度扩张,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大“公害”,成为医学界的一种潜在“威胁”[10]。扩招直接导致入学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下降。而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学生多在入学前就已经积累了较深厚的人文素质基础。因此,在学生来源的人文基础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三)课程设置

从大学教育过程来看,五年制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模式,甚至还有三年制专科班,由于学制的限制,使得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时数明显受限,学生得不到应有的人文社科教育。在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0%~25%左右。我国各间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人文社科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平均为8%左右[11]。人文社科选修课在选修课程中的比例普遍较低,为21.8%~45.4%,平均34.2%[12]。和国外相比,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明显偏少,而且一般院校以“两课”为中心,辅以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和医学科学等交叉学科,以及美学、音乐欣赏等选修课程构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体系。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中有关政治教育的课程较多,课程设置面比较窄,内容过于单一,存在着“过弱的人文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等弊端[13]

(四)教学方法

中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方法普遍死板,概括起来“三中心”,即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要关注理论的完整性,教学内容就多,这与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课时少产生了矛盾,而课堂讲授具备集中、短时和高效的特点,因此,时至今日仍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人们所乐于采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另外我国医学院校班级人数较多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因素,课堂讨论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开展比较少。教学的手段也比较单一,仍是传统的“填压式教学”,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以理论考试为主,导致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学生对人文社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低,所学的知识也是考过就忘。

(五)师资力量

在我国,人文师资力量不足、经费欠缺是长期困扰我国医学院校的一个难题,许多医学院校对于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办法是根据自己学校老师的情况来选择,也就是自已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而不是根据需要开什么样的课程而去招聘什么样的教师,因此这一做法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各医科院校开设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统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理论相对匮乏,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只管教书,不问育人,把教书与育人分割开来,使在生活常识、与人交往、社会公德、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而且一些教师知识结构单一,能力较差,又没有时间、机会外出进修学习,只能依靠教师个人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摸索提高,这样的师资培训很难较快提高教学水平。我国医学院校比较缺乏跨学科领域的教师,通常医学专业教师往往人文科学知识缺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方法的传授。而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往往对医学科技知识知之甚少,讲课联系医学实际较少,对医学生缺乏吸引力[14]。这些都导致人文社会学科教学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科的发展。

四、我国医学院人文社科教育改革思路探索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办学模式方面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许多医学院校都和综合性大学合并办学,这对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是有很大好处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对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实践课比例太少,选修课太少且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等,导致本身专科性强,但人文底蕴薄弱。发展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任重道远,前方还有艰难的道路,但进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主要的改革思路有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力度

从大学的职能和人才观的角度来看,必须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理念。在高等医学院校,既要强调专业教育,又同样要重视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在人才素质构成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在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和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当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中。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大约有20年,人文素质教育还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明显滞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内医学院校的不断发展,政府和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认识到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大幅度增加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经费,大大加强课程的比重,课时比例需要逐渐增加,其内容也要扩大,只有这样,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应当确立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教育在医科大学生和医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可以效仿欧美发达国家,实行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教育制度,改变目前“大学毕业就是人文教育终点”的现状,把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融合起来,让医学院校学生和医生不断提高人文素质,丰富其人生经验,完善人格,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

(二)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

医学院校本身专科性强、人文底蕴薄弱,我国医学院校在合校前绝大部分独立办学,由于教育资源和办学模式的局限性,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当薄弱。因此,已经与综合性大学合并的医学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方面的优势,加强人文社科师资和其它资源的共享,医学生可到综合性大学学习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加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营造学术气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没有与综合性大学合并的也应该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借助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在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

(三)多途径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目前,人文社科教育已逐渐从传统的口授教学模式向集电子计算机、光电、录像、录音等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于一体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医学院校的经验,在教学内容上应保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授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更多分析和研究医学领域的人文社会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积极吸取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多媒体功能,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研究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还要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走出学校,利用社会的多因素教育资源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能使学生逐步接触、了解和参与社会,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和判断问题。只有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意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实现学生发挥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提高医学生对医学和医疗卫生事业价值的认识,全面了解医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树立大卫生观和新健康观,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15]

(四)创办医学人文社科专业或人文社会医学专业教育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仅靠增设人文社科课程是不够的,应把人文社科教育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文社科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挖掘出专业课程中人文社科教育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文社科教育的功能。在医学院校设置以医学人文社科课程为主要特色的医学人文社科专业已成为一种教改倾向。如在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开设有: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医疗保险专业、医事法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卫生财会专业等,医学人文社科专业和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医学专业。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上岗,不仅对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从整体上有利于改善我国医学人文社科卫生队伍的薄弱状况[16]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改的关键要看师资队伍的建设。从长远来看,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与加强医学人文社科人才的建设,建立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条件。医学院校应加强对人文社科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各高校可以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举办讲座,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应该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或和其他单位开展合作研究;还应该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以提高教学理论水平,从而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设立专门的奖励用于表彰优秀的人文社科教师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优秀成果。政府以及各高校还应设立相应的研究基金用来进行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鼓励人文社科教师努力钻研,大胆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以向美国医学院校学习,让更多的医学专业教师兼职参加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使专业教师懂得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形成多层次、多系统的知识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存根.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3,(6):31-33

[2]何伦,王小玲主编.医学人文学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约翰·霍根.科学的终结.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7

[4]RogersDE. On humanism in medicine.Pharos, 1981; 44: 30-35

[5]Novack DH, Epstein RM, et al.Toward creating physician—healers: fostering medical studentsl’ self-awareness, personal growth and well-being. Acad. Med. 1999; 74(5): 516-520

[6]钟明华,吴素香.主编.医学与人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7]黄昆岩.把“人”带回医学——谈医学院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季刊,1996年第3期

[8]金魁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4):6-9

[9]顾鸣敏,胡涵锦. 21世纪初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

[10]巴德年.我国医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对当前医学教育的反思与建议.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1

[11]郭永松,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医学与哲学,2000,21(5):51-54

[12]李永珍,郭继志,井西学,等.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医学教育,2002,(2):19-21

[13]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研究,1996. 6: 12~16

[14]王书福,史清芳,王洪恩.知识经济时代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的培养.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5(2):210-212

[15]张良,赵先柱.社会实践在医学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调查与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 1: 45~46

[16]张永兴,唐慧敏,邱鸿钟.医学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医学与哲学,1997,18(10):514~518

上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下一条: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关闭